登录 | 注册欢迎您访问黄河大合唱官网!
指挥家演员风采
首页 > 指挥家演员风采 > 名人访谈 名人访谈

田浩江与黄河大合唱

来源:黄河大合唱   时间:2018-02-11 01:39:27  编辑:超级管理员


们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

----记田浩江与黄河大合唱


邬枫


1998年5月的最后一天,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星期天。在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餐厅里,一个普普通通的聚会上,却发生了一桩应该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事。

频频与世界顶尖级歌唱家同在一部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,当帕瓦罗蒂、多明戈等担任男高音,便由他担领先男低音的华裔歌唱家田浩江,从极为繁忙的演出活动里抽空回到祖国,组织这个聚会,是田浩江多年的夙愿。在这里,他与当年第一个演唱《黄河颂》的八旬老翁同声高歌……

大都会歌剧院曝光率最高、最耀眼的华裔唱家


田浩江,如今被美国报界称为“大都会歌剧院曝光率最高、最耀眼的华裔歌唱家”。1983年他作为中央乐团的普通演员赴美学习,到纽约的当天,他就去美国五大歌剧院之首的大都会歌剧院买了张站票,看帕瓦罗蒂的演出。那时的他绝对想不到,10年后他会与帕瓦罗蒂并肩站在这个舞台上谢幕,帕瓦罗蒂拍着他的手,把他介绍给观众。

一个中国人想在西方歌剧艺术中立足.就像一个外国人想要成为京剧名角一样困难,由于外形,文化差异和种族歧视等原因,身为一个中国人,你必须唱得比白种人好几倍,导演才有可能选中你。

田浩江初到美国的几年,也经历过困顿、绝望,是艰辛的努力使命运之神终于对他露出了笑脸。他6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,自1991年起,大都会歌剧院开始与他签约,如今他已在大都会参加了200多场演出,并且不断与国际著名乐队、著名指挥家合作,在世界各地演出。他已在40多部歌剧里饰演过主要角色,其中有7部是与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、多明戈、卡娜娃、米儿恩斯等合作演出。

多明戈重新整理了已多年未上演的西班牙歌剧《瓜拉尼人》,邀请田浩江饰演主要角色之一的安东尼奥,在德国波恩歌剧院上演。首场演出后50多名记者争相采访,惊呼:“没想到中国会有这样好的男低音!”1996年该剧在华盛顿首演时,总统克林顿曽特别致贺,仅丹佛市就有60个歌迷自费乘飞机前去观看,李道豫大使举行盛大宴会祝贺田浩江和多明戈的演出成功。如今,田浩江已被歌剧评论界认为是正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歌唱家之一。


我的血液里有黄河精神的延续


在西方舞台上有着非凡成就的田浩江,从没忘记用那些优美的中国歌曲,向人们诉说他对祖国的一往情深。十几年来,他在大小近百场个人音乐会和讲座中,热情地为西方的听众介绍了许多优秀的中国声乐作品,其中他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是《黄河大合唱》中的《黄河颂》,歌曲以黄河的源远流长、曲折婉转,来歌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、幅员广阔、不怕牺牲、不畏强暴的英维气概。

他说:“《黄河颂》凝聚着时代的力量,唱这首歌的人必须找到时代的感觉,否则不能表现出震撼人心的音乐。它是中西音乐结合得非常好的一首高难度的曲子,是一块试金石,不是每个歌唱家都敢唱的,没有相当声乐水平的人还唱不下来,有的人录这首曲子必须经过剪接

“1984年在丹佛,第一次举办中国音乐家的音乐会。在500人的剧场里,由我现在的太太廖英华伴奏,我第一次演唱了这首歌。当时找不到歌谱,她手里只有钢琴协奏曲《黄河》的谱子,我就是用那个谱子将就着唱的。”

“后来我走到哪儿唱到哪儿,我所要表现的不是自己,而是音乐,我要与观众一起分享中国音乐的美。我每次演唱这首歌,下面观众都很激动。5月23日在98上海国际艺术节上,我和另外三位(女高音、女中音、男高音)从欧洲请来的歌唱家,举办了一场“世界著名歌唱家音乐会”,都是著名歌剧的著名选曲,唯一的一首中国曲目,我选了很久,还决定唱这首歌。原定用他们的节目为音乐会压轴,但排练时他们第一次听我唱完后,激动得不得了,说:“这么好的歌,一定要用它来压轴!”

“我感到我的血液里有黄河精神的延续,我能溶入这首歌的感情,我对这歌的理解和把握,已经可以使我在歌唱时不考虑声音、技巧,完全不紧张,而能忘我投入。对于一个歌唱家来说,这是最幸福的境界。1995年我回国录了张CD,当时发烧39度多,日程特别紧,我在医院输完液,就只剩下4小时的时间了,还有7首歌没录。我直奔录音棚,马上录《黄河颂》!什么都不录,也要录这首。奇迹般,一遍就成功了。录完了大家涌进来祝贺我。这里面有功夫、能力的因素,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。”


《黄河大合唱》由黄河发生飞越重洋响彻全球


是的,田浩江有资格这样说,他的生命里,有《黄河大合唱》的延续!《黄河大合唱》的词作者光未然当时所在的抗敌演剧队第三队,1941年改为抗敌演剧宣传队第二队。田浩江的父亲田耘,母亲陆原,十几岁就在抗日的烽火中参加了抗敌演剧宣传二队,田耘是这个队《黄河大合唱》的第二代指挥

1938年11月,在黄河两岸晋、陕、豫一带进行抗日宣传工作的抗演三队,从陕西宜川县的黄河壶口附近东渡黄河,转入晋西南吕梁山抗日根据地。

抗演三队东渡黄河惊心动魄的经历,在敌后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,激发了诗人光未然的创作灵感,并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。诗人光未然在病床上连续5天一气呵成的400行长诗和三队同志们对东渡黄河的描述,又深深打动了音乐家冼星海的心。一部气势磅磯、音调雄壮、感情深厚、最能表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面貌的史诗性作品——《黄河大合唱》,终于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、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运动烈火般进行的年代诞生了。

很快,《黄河大合唱》传遍了根据地、国统区和敌占区,成为唤起民众的号角,鼓舞抗日的战鼓。抗演三队走到哪里,就把《黄河大合唱》唱到哪里。在苦难的年代中,它唱出了中国人的国耻伤痛,表达了中华民族冲破满天乌云、惊涛骇浪,万众一心,顽强奋斗的精神。

60年来,《黄河大合唱》以它旺盛的生命力,飞越了民族和国度,在全球回荡。1941年纽约的一所大学将它译成英文演唱;1949年宋庆龄亲笔题赠乐谱给加拿大多伦多玛希音乐厅。那次演出,唱《黄河颂》的是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?罗怕逊;1957年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用俄文演唱;1964年日本神户用日文演唱,连“自从鬼子来”的歌词也忠于原作,在说明书上注明“鬼子”即日本军国主义;1989年《黄河大合唱》在台湾终于开禁,中央乐团与台湾爱乐乐团在台北同台演出,两岸同胞在歌声中融合成一个整体。

世界各地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,少则几十人,多到上万人。每次的演唱会都群情激昂,台上台下交相呼应,泪流满面。演出结束后总是全场起立,掌声经久不息,激动之情难于言表。马来西亚的一位华裔诗人在听完《黄河大合唱》后写下诗句:“我们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。”

199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,在纽约林肯中心由严良堃指挥,600名海内外华人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,田浩江担任《黄河颂》的独唱他当时正在亚特兰大上演歌剧,剧院不允许他离开,田浩江对他们说:“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是太重要的事情了,我必须去!”于是头一天他坐了4小时的飞机赶到纽约,演完第二天又返回亚特兰大。


原汁原味的《黄河颂》与当代一流的《黄河颂》汇合到了一起


不论走到哪里,黄河、祖国、亲人,总令田浩江魂牵梦萦:多少年了,他对妈妈念叨着想见见二队的老同志,终于在今年5月,从广州和上海举办完音乐会之后他特地来北京,与二队老同志及其子女进行了聚会

抗战时期的热血青年,如今大多是耄耋老者。第一批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的26人,如今在世的仅有12名。遗憾的是86岁的光未然.由于健康原因未能赴会。聚会上,邬析零、田冲,赵寻、兰光、田雨、胡宗温,以及后来参加二队的任群、陆原、方晓天、石一夫、狄辛、解冰、冉杰、于祥、杨奇、刘景毅等,排列成行,同声高歌他们心中的黄河。老人们还纷纷自报奋勇,上台来为大家唱上一首当年采风时收集到的、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歌。

演出任务很重,必须精心呵护声带的田浩江,本来没打算在这里唱歌。兴奋之中他提议与《黄河颂》的首演者田冲,一齐唱一遍这首歌。于是,60年前那原汁原味的《黄河颂》,与当代世界一流的《黄河颂》,汇合到了一起——就像那黄河,古老而崭新,世世代代奔流不息c


我崇尚真情


田浩江在聚会上情真意切地讲了一席话:“一个艺术家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的真情.他把对生活、对亲人、对大自然的爱体现在他的艺术中。美国是个商业化的社会,然而我崇尚真情。

“从小我父母就不断地在我耳边讲二队,我脑子里至今还留存着几百个关于二队的叔叔阿姨的故事。我是在二队的环境里长大。

“文革中二队曽被污为国民党特务组织,父母都被审查。妈妈叫我去文联看看关于二队的大字报。我那时只有11岁,第一次接受这么艰巨的任务。我到了文联,大字报铺天盖地,我很紧张,觉得所有的人都在注视着我,我什么也没看明白就回家了。妈妈问我大字报写了些什么,我无言以答。

“后来妈妈又派我去看看二队其他叔叔阿姨的情况,我跑到北影厂,想看看石一夫和方晓天,在牛鬼蛇神劳动改造的地方,有人脏兮兮地从下水道里面钻出来,第一个就是著名电影演员陈强.第二个就是石一夫伯伯。我不敢跟他说话,只悄悄站在一边。后来石伯伯在一棵树后面轻轻地唤我的小名“小鹿”,叫我过去,他笑着对我说:“告诉你妈妈,我们身体挺好,叫她放心!”——二队的同志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感情!

“我去看胡志涛阿姨她被打得遍体鱗伤,耳朵都被撕裂了(田浩江说到此处,哽咽了)……由于父母“有问題”,子女也跟着遭难,那时我想参军,想进文工团,考哪儿都不敢要我。可我从来就不相信,二队的叔叔阿姨会是坏人。

“从来我到了二队同志的家,就觉得是到了自己的家:文革中我父母被撵到外地,我不论在什么地方,只要去二队的同志家,都会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我。以至于我后来到了一个在湖南的二队同志家,第一次去就自己打开柜子找吃的.叔叔阿姨并不见怪,只说:“这个孩子有意思!”

“《黄河大合唱》是华人们引以为骄傲的合唱曲。在中国音乐史、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,在世界上也是一部有很高声乐价值的作品:它的诞生,是冼星海与二队合作的结果。刚有人倡议把它诞生过程写成本子,制作成戏剧或影视节目,我很赞成。我的太太廖英华,美国亚裔表演艺术中心主席,她生在英国,长在香港.是位执着的爱国人士,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大陆出来的艺术家,我的成功与她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是分不开的:近年来她已放弃了自己医学博士的研究工作,专门从事促进亚裔与世界人民的文化交流活动。如果需要我们做什么,我们将全力支持。如果需要我和第一次演唱《黄河颂》的田冲伯伯一起演唱的镜头,我将再度与田伯伯合作。”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7 - 2024 黄河大合唱 http://www.yellowrivercontata.com 京ICP备16008522号-2

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4929号